在每日优鲜“原地解散”的风波中,首当其冲的就是“30分钟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日优鲜对媒体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每日优鲜的APP也发布通知称,配送时间由原来的最快30分钟送达变为最快次日送达。

这一信号令不少人认为,让每日优鲜不堪重负的,正是其首创的前置仓模式。

“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方案,成为了压垮每日优鲜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前置仓惹的祸?

所谓前置仓,即以仓为店,生鲜电商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选择适合的商品从总仓配送至前置仓(门店)。消费者下单后,通过即时配送业务将预定的商品从前置仓配送到指定地点,可以做到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至消费者。

前置仓被认为是解决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模式,其便利性和效率性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每日优鲜“原地解散”前,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包括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等。

中新财经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便不断传出每日优鲜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

一消费者向中新财经展示其在某生鲜电商买到的烂丝瓜。 受访者供图。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号称“30分钟达”的生鲜电商们,不仅配送时间逐渐延长,而且生鲜也存在不新鲜的现象。“以前确实是30分钟内送达,现在往往需要1-2小时。”一名消费者向中新财经表示。

而另一名消费者则告诉中新财经,自己在某生鲜平台上下单的菠萝和丝瓜,送达时已经长毛或腐烂。“感觉现在的烂菜很多。”

盈利难倒“最后一公里”

前置仓对消费者意味着更快更便捷,对生鲜电商却意味着高成本,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下,生鲜电商的盈利问题始终是个难题。

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2021年三季度财报中,每日优鲜预计全年净亏损37.37亿-37.67亿元。

而叮咚买菜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叮咚买菜净亏损金额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29亿元,呈现出逐年扩大趋势。直到2022年第一季度,其同期亏损才收窄。

在每日优鲜官网上,“最快30分钟送达”仍是醒目的宣传语。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魏建辉表示,前置仓盈利的关键是订单密度与客单价。“主要是订单密度不够,叠加售卖商品同质化,导致履约成本难以降低。”

而对生鲜电商来说,在APP上给予用户“拉新”优惠,在线下开展地推,并不能使自己的用户群足够稳定。不少消费者的手机中,存在多个生鲜电商的APP,这使得生鲜电商们最终仍会卷入低价竞争的烧钱大战。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向下沉市场发展也遭遇了“闭门羹”。今年5月开始,叮咚买菜已陆续裁撤广东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天津多地门店,目前显示经营的城市只有28个,比扩张时期减少约10个城市。

“前置仓模式适合一线城市,满足80、90后新消费群体的购物快需求;低线城市无论从消费者类型、消费偏好、物流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来看,前置仓的模式适配性都较差,发展制约较大。”魏建辉表示。

前置仓错了吗?

首创前置仓的每日优鲜倒下了,那么,前置仓的发展是否在一开始就是个死胡同?

截图自每日优鲜官网。

魏建辉向中新财经表示,前置仓的模式并没有错。“前置仓的核心在于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标人群、市场,确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并非大规模铺设更多前置仓、大量的营销支出,就可快速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他认为,作为生鲜电商众多模式之一,前置仓主要服务客户群便是在高线城市、中高消费和年轻群体,其消费偏好快速化、便利性。“厂商应聚焦核心城市群,通过不断强化生鲜供应链能力,提高产品商品力,实现精细化运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服务方案,持续巩固自身的护城河。”

(原标题:配送最后一公里,压垮每日优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