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25日,普陀区与昆明市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以来,两地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帮扶机制,取得良好成果。
4年时间,普陀区以协作形式,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干部人才交流、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为昆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相关资料图)
一个个促增收、谋致富的好产业在昆明落地开花,东西部结对牵手、帮扶协作的生动故事在各处发生着。
昔日贫困村 今日富裕寨
立秋之后,太阳的热度丝毫没有消减。在东川区阿旺镇岩头村,身穿彝族服饰的群众抬着酒、端着茶,热情迎接来自上海的佳客。
村民王文富一家起了个大早,披上羊皮风衣、戴上羽毛帽,把现烤的荞麦饼裹上蜂蜜,新摘的水果洗净去皮。“终于可以见到一直帮助我们的人了。”王文富激动万分。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充满民族风情的“千古彝寨”,岩头村这两年变化巨大。
百米高的玻璃栈道盘在半山腰,眺望远处,茂密的树林里藏着一间间农房,脚下,功东高速蜿蜒至远山深处。“鸡鸣传三寨,一歌对两岸”,歌谣里的彝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彝寨里建有99栋以土墙、石板房为基调的民族特色建筑,每年火把节,篝火舞台可同时容纳200余人狂欢玩乐,88个盘磨、77口缸充满民族风情,彝族神鼓舞、彝族酒歌、彝家火塘、土罐炕茶,传统农耕文化在这里“活了起来”。
据介绍,岩头村岩头小组种植小区项目建有山地梯田、草山养殖、山地果树园等。“我们寨子现在是昆明小有名气的休闲度假点。节假日,来自昆明和周边的游客络绎不绝,还有来自上海的旅游团。”王文富自豪地说。自2019年营业以来,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成功带动岩头村261户脱贫户增收,农户可以就地就业,工资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现在还是普陀区群众的网红打卡点,目前已接待来自普陀区的团队37批次434人次。
创新帮扶模式 带动村民增收
在寻甸县,凤龙湾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避暑好去处。
乘小火车穿越丛林,欣赏沿途山林风光;坐快艇游水观岛,凉风拂面天朗气清。群山苍翠、碧波入怀,山水交相辉映,“凤龙”自成景致。
凤龙湾小镇位于七星镇,是依托凤龙湾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淳朴的人文风情打造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小镇紧扣“生态·童话”主题,以“生态廊道环境保护”的生态保育形式、“一镇带三村”的产业培育方式,实现生态、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
2020年1月,寻甸县启动“一镇带三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构建“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企业助力、高校援助”的运作模式,推动凤龙湾小镇开发与相邻的大坝者村、小坝者村、老村子村3个自然村融合发展。同时,协助村民建设草莓种植基地、生态果蔬种植基地、生态番茄种植基地,帮助村民开设农家乐和特色民宿、特色集市。
村民刘乔芬是大坝者村村民,依托凤龙湾小镇建设,家里商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她介绍,特别是暑假这段时间,每天的营业额能有2000多元,就算旅游淡季也有几百元,比以前种田的收入增加不少。
据了解,“一镇带三村”项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富民之路,旨在打造“乡村农村+民族旅游+文化创意”的文旅型小镇和汉回彝苗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实施以来,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禄劝牛羊满山坡,牛羊更是金和银。
禄劝县牛羊屠宰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位于团街镇,是集畜牧产品屠宰、冷藏、加工、配送、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现代化冷链物流综合基地。该项目是上海市普陀区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带动45人长期务工,人均月收入2800余元。同时带动全县脱贫群众发展黑山羊、小黄牛养殖,带动农户增收共计401.24万元。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底完工,新增农特产品加工中心、牛羊交易市场,将对禄劝畜牧全产业链打造起到强劲带动示范作用,助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