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酷刑执行死刑的方式。看了清代方苞在《狱中杂记》中提到“极刑”。在很多古典小说中,我们常常可看到“处以极刑”的说法。所谓“极刑”,就是指“陵迟”,一般都写作“凌迟”。

凌迟处死是什么意思 

追溯凌迟历史。陵迟,原来指山陵的陡坡,有渐渐低下去的意思。转用以死罪,就是在实施时,把死囚的身上的肉零刀碎割,使受刑者渐渐地去世,以加剧其痛楚。这是在我国古代酷刑的一类,又称为“剐”,在民间也称为“千刀万剐”。那么,这种“千刀万剐”的极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凌迟起源于什么时候,各执一词,通常觉得起源于五代。元、明、清均将凌迟列入正条。这种极其惨忍的死罪,常见以处治“大逆”及“逆伦”等犯罪分子。

凌迟处死要割多少刀

最多割了3600刀。凌迟处死,酷刑名,始见于辽金。“凌迟”又称“千刀万剐”,是在我国中国封建社会死罪中最惨忍的酷刑。“凌迟”主要是针对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定的。据在民间传闻,“凌迟”处决时,刽子手先在罪犯前肱肌上割一块儿肉抛上天,这叫“祭天肉”。第二刀叫“遮眼罩”,刽子手把罪犯头上的皮肉割开,垂着下来遮挡住眼睛,避免罪犯与刽子手相视,避免罪犯在极其痛楚时放射出异常阴冷、恐惧的目光而使刽子手心慌意乱,影响行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