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暑假,可能是一年中孩子们最热盼的一段时光。随着青少年们眼界愈发开阔、知识来源更便捷,各种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越来越成为家长和孩子热追的产品。各大博物馆也纷纷进入这片公共文化服务的蓝海。
孩子们走进大遗址 里面会不会有未来的“考古人才”?
(相关资料图)
7月19日-23日,广州烈日炎炎,南越王博物院里一群十多岁的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这是南越王博物院“大遗址·小学堂”研学系列的最新一期,“‘陶’情适性——陶质文物保护探究”。在5个上午的时间里,孩子们将跟着院里的专家们,参与到遗址现场勘察、陶瓷标本赏析、实验室操作、文物模型制作、拓印等众多内容当中去,一同品味陶器的魅力,了解陶质文物的保护手段。
南越王博物院公共服务部副主任方晓琪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大遗址,小学堂”暑期研学课程是希望以南越王宫遗址为核心和依托,介绍考古、文保方面的知识,“第一期是土质遗址主题,做了一些现场的取样、实验室的分析等。第二期是陶质,陶质文物是南越王宫遗址中出土较多的一类文物,研究经验也已经很丰富。第二期也正值暑期,所以想做成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富的一次活动。”整个系列的研学课程按照体系化进行设计,最初的几期是按文物材质分,接下来考虑做石质文物主题。
这次研学中,一些平常不对公众开放的实验室环节也“大方”地邀请小朋友们参与。“有现场勘查,还会使用电子仪器,给他们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包括一些真实的标本”,方晓琪说,孩子们相当感兴趣,“让他们去触摸、去体验、去感受,让考古、文保领域对他们来说变得更直观。”
方晓琪说,接下来院里也考虑划一块地辟作专门的考古研学场地,而且也在组织针对院外导游、相关机构人员的培训,“做这些活动最主要是想传播正确的知识。展馆里时不时也有外面研学机构在带队做活动,但会存在讲解的知识点有错误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接收到正确的知识。”
有家长表示,南越王博物院对孩子们开放的考古实验室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是前所未见的体验,希望未来也能开发针对成年人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享受考古的快乐。
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依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考古研究基地和考古工作站开展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研学游、考古夏令营等多种公众考古活动。”有专家指出,这一旨在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的举措,一方面借助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与新兴考古技术的提升,有利于在考古研学的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准确的考古成果转播,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中小学生历史教育进行补充。
“营建·镇海楼” 刷新广博官微阅读量近期纪录
有些小朋友在考古遗址里“挖土”,有些人则爬上越秀山“量楼”。
广州博物馆推出的“营建·镇海楼”研学课程,立足镇海楼建筑本体,从建筑文化、建筑测绘、模型搭建三个方面开展实地研学,带着孩子们以镇海楼为范本学习赏析中国建筑、使用测绘工具、解读建筑测绘图、搭建实景模型等。
在研学中,每一个孩子似乎都成了历史建筑的欣赏者、解读者、创造者。课程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时长一样,都是一天内完成,但内容设计有别。比如建筑文化课环节,小学组是由建筑学专业导师带着孩子们在楼前、楼内、楼顶边走边实地解读镇海楼的营造奥秘,中学组则要以镇海楼外部形制和内部构造为例,归纳传统楼阁特点,挖掘镇海楼的建筑共性和地域个性;这个环节的互动游戏,小学组是“镇海楼的防御设施知多少”,中学组则是“镇海楼营建中的传统与现代”。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指出,馆方发布的这场研学活动的相关推文阅读量是近来之最。而7月21日-22日的小学场结束后,广博宣教部主任刘颖颖则感叹:“真被现在的孩子折服!小学组9岁-12岁的孩子,知道得真多!”
有家长说,“孩子爸爸就是建筑师,孩子对传统建筑也很感兴趣,这个营造镇海楼的活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让孩子来一次难得的实践。”
广州博物馆还有全新的两个研学课程。将在7月底8月初推出的两期“中国近代人民抗争序幕·主题研学”,将依托广州博物馆和三元古庙,分别引导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们展开“论何以成败”的主题辩论,兵器策略方向的主题探究等。
“邂逅承德避暑山庄,探秘园林设计的乐趣”研学课程是配合“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文物特展”而推出——用仿真的花鸟虫鱼、山石建筑等“建筑材料”,搭配植物与小桥,创制桌上园林沙盘,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园林设计中蕴藏的智慧,感知园林的造园技巧,领会园林设计的艺术美感。
走出博物馆的研学 拓展博物馆的物理空间
“马蹄声远,古道恒常。驿路同游,串联起散落在南粤各地的文化‘珍珠’,发掘自然和历史背后的无穷奥秘。这个暑假,让我们持续数千少年留下的足印,继续用脚步丈量古道,用眼睛发现自然,用心灵体会文脉传承,用理想引领未来方向”——日前,广东省博物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2022“驿路同游——南粤古驿道研学实践课程”的招募信息。8月初及8月中,“驿路同游”将推出“梅州河源客家文化主题研学”和“烽火课堂与韶关风物主题研学”两场主题研学。每场4天。
“驿路同游”是广东省博物馆持续推进了5年的品牌研学项目,曾获评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和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年度优秀文博社教案例”。它以近年广东勃兴的南粤古驿道研究、发掘和推广项目为主要的学术支撑和实践支点,推出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内容深入的研学课程,涵盖军事文化、邮驿文化、商贸文化等多个范畴。
与目前多数博物馆推出的研学项目相比,“驿路同游”不再局限于博物馆本身的物理空间,而更多地强化博物馆作为项目主导和组织者的身份,建构一个“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的外向型平台。
“‘驿路同游’南粤古驿道研学活动既是向外部空间拓展研学的一种尝试,更是新型教育活动构建的一种探索”,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助理王芳指出,它是“博物馆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着手,服务地方社会的重要举措”。
王芳认为,未来人才教育更需要培养多元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学习能力。而对博物馆研学教育的高度需求,需要博物馆做好主动适应的准备。
“博物馆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是传递现成的知识,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而是传递一种能量,激发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思考、联想,不仅是自发地寻找答案,甚至是一种面对世界的生活态度”,她认为,“研学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形式,以提问或发现问题为出发点,不是简单地呈现既定事实或描绘一条通往知识的平滑路径。”
王芳将“驿路同行”的课程设计划分为“前”“中”“后”三个环节:行前课——掌握背景知识、激发探索热情;行中课 ——借助实地研学,用新思维新学法新视角感受古驿道;行后课——通过实地探究结合资料收集与头脑风暴,思考古驿道的现代性与未来,运用多媒体、文创产品设计、方案策划等方式分组制作与展示创意成果。可见,一次好的研学课程设置是一个综合而立体的体系,动手、动脑、动脚,以及用心、用力、用情缺一不可。它实际上也是设计者和参与者的直接对话,是双方共同完成的产品。
类似“走出去”的项目还包括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侏罗纪穿越之旅”暑期恐龙主题研学。研学带队专家以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在高中时期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的邢立达为首,从事化石清修工作40年的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涛,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古生物学博士、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也会参与本项目。他们将去到闻名世界的“恐龙原乡”“化石之仓”云南禄丰,跟着专家重访古生物学家探寻发掘的路径,直击恐龙足迹化石点,体验化石猎人的工作,学习辨认、清理、修复等一系列真正的古生物学研究工序,还可亲手打磨抛光琥珀,重新释放被掩藏万年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