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古蜀国宝们牵手“出差”深圳,在当地掀起一股看展热潮。日前,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获悉,由深圳博物馆、南方科技大学主办,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的“理解三星堆:祭祀场景中的铜器、玉器与象牙、虎牙”展览正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展出,这个“小而精”的展览展出了14件(套)一级文物,包括再现古蜀国祭祀场景的金沙商周肩扛象牙人形纹玉璋和三星堆铜人面具等文物。
(资料图片)
重磅国宝出差深圳
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特别是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重要收获,新发现文物数量之丰、制作之精、造型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堪称考古界的“顶流”,让“理解三星堆”展览十分火爆,开展首个周末就吸引了大量深圳市民前往观展。
这并非三星堆、金沙首次亮相深圳。早在2009年,深圳博物馆就曾举办大型文物展览“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珍宝展”。时隔13年,此次展出的“理解三星堆”展览分为施祭者、建木通天、受祭者三个单元,展出了来自三星堆和金沙的15件(套)文物,除了金沙出土的象牙尚未定级,其余14件(套)都是一级文物,较为完整地展现了3000多年前古蜀国祭祀的场景。通过展览的场景模拟和珍贵的出土文物,观众可以领略古蜀国祭祀文化的精华,感受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此次展览南科大考古专家唐际根以实物加科技的手段,用实物文物和3D打印文物复原三星堆祭祀场景。那些难以解读的、笼罩在三星堆文明上的厚厚迷雾,就这样拨云见日地呈现在深圳观众眼前。
3D打印再现文物
三星堆送展的8件文物,都是1986年从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一级文物,包括铜人面具、铜人头像、铜跪坐人像、铜尊、虎牙和玉璋等。而最新出土的形似奥特曼的青铜戴尖帽立人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则以3D打印文物的形式出现在展厅。
金沙送展的文物之中,既有商周时期的肩扛象牙人形纹玉璋、玉贝,也有石虎、石蛇、石跪坐人像、小石磬和象牙,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相得益彰。
三星堆和金沙都有玉璋出土,此次展览展出的3件玉璋各有千秋。《周礼》中曾载璋为六瑞之一,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重要的礼器,同时也是社会等级与权力的代表。金沙遗址出土了200多件玉璋,色彩绚丽,形式多样,雕琢细致精美,有的在玉璋阑部装饰有多道细密的平行直线纹或曲线纹;有的刃部呈“V”字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金沙遗址送展的肩扛象牙人形纹玉璋,两面刻有相同图案,上面的人物头戴高冠、双膝着地,左手持握着一件前尖后宽之物扛在肩上。有学者认为,这一块玉璋反映的是古蜀人扛着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这一生动的画面与展厅还原的祭祀场景交相辉映。
《周礼·秋官·壶涿氏》中有关于用象牙殴杀水神的记载:“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殴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其中,象齿,就是象牙。古蜀时期,成都平原常发洪水灾害。古蜀人用象牙祭祀,或许是希望象牙可以镇杀河中精怪,保佑自己的家园不被洪水淹没。
展览还原古蜀祭祀场景
学术界普遍认为三星堆发现的6个埋藏坑是祭祀坑,但祭祀的是谁,如何祭祀,一直尚无定论。唐际根希望用展览完成对祭祀现象的解读。完整的祭祀活动至少包含受祭者、祭祀者、祭器和祭法四个部分,如果埋藏坑的功能的确是祭祀,那就应该可以找到相应的祭祀器物与祭祀现象。
于是,观众可以在深圳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这样的场景:第一单元“施祭者”中,青铜大立人立于高台,身着龙纹衣,头戴“天目冠”,表情庄重、双手持物,当为主祭之人;青铜跪姿顶尊人像、青铜跪姿执璋人像、青铜兽冠人像、青铜跪坐人像等体量较小,同样穿戴整齐,虔诚庄重,当为从祭之人。
第二单元“建木通天”,以复制的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二号青铜树作为展示核心,表现古蜀国人透过神树将心中所念传达给上天。人面鸟在受祭者与青铜树之间飞翔,表现受祭者与神树之间的关联,是“建木通天”的重要佐证。
第三单元“受祭者”以纵目面具、鼓目面具等代表受祭者,其最大特点是高处悬挂或高处矗立,且不表现肢体动作。
通过展览的场景模拟和珍贵的出土文物,观众可以领略古蜀国祭祀文化的精华,感受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深圳博物馆展览上新之后,吸引了市民排队围观古蜀传奇。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位于福田区同心路6号)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31日期间,将周二至周日的开馆时间提前至9:30,方便更多市民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