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什么样的优良品种可以真正地造福一个民族?在《青年说》节目录制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讲述着自己和种子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从2009年博士毕业加入作物种质资源团队到现在,我一直走在搜寻和收集种质资源的路上。”13年的时间里,郭刚刚和团队收集引进多样性种质资源2300余份,完成了西藏高海拔边境地区种质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引进的起源中心种质资源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由于主要从事大麦青稞领域的研究工作,青藏高原一直是郭刚刚开展资源保护和研究工作的主战场,每年进藏基本上都要3次以上。从藏东南到藏西北,都留下了他和团队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工作的足迹。

“还记得2013年墨脱公路刚通车,我们就谋划着尽快开展收集工作,填上资源版图空缺。2015年8月终于成行,穿过嘎隆拉隧道到达墨脱县城,海拔从3700多米下降到1200多米,一边是山体,一边是落差上百米的雅鲁藏布江岸悬崖,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用了足足3个半小时才到达。”郭刚刚对第一次进墨脱开展资源考察工作记忆犹新。

尽管一路上惊心动魄,但是郭刚刚和团队收获不小,发现了红米、龙爪稷、香蕉、芭蕉等一些高原罕见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基本上摸清了这些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种植历史及发展情况,为后续开展全国第三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专项调查积累了丰富信息。

作为一名种质资源工作者,如何将收集保护的海量种质资源转化为高效支撑种业科技创新的“弹药”,是郭刚刚在科研工作实践中时刻关注的问题。

“像我手上拿的这份青稞种子就是西藏当地长期种植的古老品种,是我们资源考察搜寻回来的‘宝贝’之一。”郭刚刚将来自西藏山南错那县曲卓木村的青稞种子带到了录制现场。

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被誉为“精气之源”。当地的老百姓用引流冷却、含硫含钙量高的温泉水对其进行灌溉,使得这一青稞地方品种具有很强的耐盐性。“这对于发掘其中蕴藏的耐盐基因并运用到耐盐新品种培育中去具有重要价值。”郭刚刚说。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种业振兴的号角吹响,赋予种质资源工作者更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为了更好地给每一粒种子“赋能”,在实践中,郭刚刚及团队通过遗传分析,聚焦核心和关键种质资源,并与育种专家联合深入鉴定研究,发掘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绿色高效优异基因,促进优异资源的育种快速利用。“在加速种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进程中,我自己也是一颗‘奋斗’的种子。”郭刚刚笑着说。

从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工作,到投身建设引领种子科技创新工作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郭刚刚及其团队先后发掘出一批育种可利用的产量和品质优异基因,直接和间接支撑了28个大麦新品种的培育,将收集保护的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真正转化成了促进种业振兴的“弹药”。

“在未来,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种质资源工作者,都会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在支撑现代化高效育种、生物育种、智慧育种方面不断探索、持续努力,让农耕文明的‘火种’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引领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的‘火炬’,为培育一颗好种子持续奋斗。”郭刚刚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