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连日来,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助老活动,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

重阳节前夕,在位于河北燕郊的这家老年健康养护中心,老人们齐聚一堂,赏菊花、切重阳糕、吃长寿面,洋溢着敬老爱老的节日气氛。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中学生还为老年人表演了文艺节目。


【资料图】

中学生 李瑞琪:尊老爱老是我们一代代相传的重要品质。我们能在重阳节给长辈们表演节目,奉献一片爱心,我感到很骄傲。

在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这两天,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开展文娱活动、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这家医院目前住着1300多位老人。2014年医院发起成立“关爱老人·情暖夕阳”志愿服务联盟,至今已有140多家机构、11000多名志愿者加入。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骨科医生来到门头沟区清水镇,免费为老年人做健康体检。

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解决出行难,“助老暖心出行计划”在全国31个城市启用3300多座暖心车站,老年人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点一下即可自动呼叫出租车。

我国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我国7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还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他们不同程度需要医疗护理服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目前,全国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6000多家,床位170多万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难题。“十四五”期间,各地将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并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医疗资源富余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十四五”期间,国家还将支持1000个左右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引导地方对普通型床位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到2025年,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力争提高到55%。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医养结合基本上解决了在养老机构不能就医、在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医疗卫生服务不能延伸到居家和社区这个问题。在“十四五”期间,要建立一系列价格可以承受、质量有保障的医养结合机构。同时我们要大力发展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因为这个最受老年人的欢迎。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扩大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医养结合 守护最美“夕阳红”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走不动了,你会过上怎样的老年生活?正在加快推进的医养结合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健康、幸福生活。

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养老护理员陈飞正在带领老年人做健身操。

十堰市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入住老人 盛国荣:每天从早上就开始锻炼,所以你看我们来到这里都挺好,很精神。

这家医养结合机构由当地最大的三甲公立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主办,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紧急救援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医院相关科室每周都会派专家过来巡诊。

十堰市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入住老人 赵世莲:有点病了马上就给你治了,底下有康复室。 我这个颈椎(疼得)厉害些,我也治好了,肩周炎我现在也治得差不多了。

在我国,像这些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只占3%左右,超过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近年来,各地推动医疗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成都市温江区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让失能老人在家中就可享受到养老、医疗机构的专业服务。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中度、重度失能的困难老年人分别可以享受每月500元和700元的基本养老服务补贴。

77岁的居民郭富泽7年前突发脑梗,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专业护理人员定期上门为他进行健康检查,康复训练。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居民郭富泽的妻子 李明芳:服务确实好,所以他活这么多年还这么好,有家庭医生在我们就很放心。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公卫科负责人 龚艳:我们对失能老人,根据他们的失能情况,然后每月上门给他们进行基础的健康护理、医疗救助健康巡诊等等。同时联合医联体专家团队,为他们提供区级医院的绿色转诊服务。

居家医疗护理还有短板需补齐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试点过程中,还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没有统一的服务规范,上门医疗护理服务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01:11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程度不高,仍偏向基础的家政服务。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专业化水平不足,与日趋迫切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需求相比矛盾凸显。收入低、工作繁重、缺乏职业上升通道等是高学历专业人员不愿意进入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原因。据估算,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大约500万人。

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 王会颖:我们辖区针对空巢老人,我们筛选出大概40%左右的人群,会存在这种70岁照顾90岁的老人,所以他们对于居家护理服务特别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说70岁的老人不会给他的父母来进行压疮换药,那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上门进行评估,给他进行这种操作。

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大对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补贴力度;出台激励机制,提高上门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制定居家上门医疗制度规范,明确居家医疗护理的服务范围,确保老年人安全。

今年将建立国家和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保证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保障制度,近年来,民政部着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前将明确建立国家和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通过列清单的方式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截至目前,全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共1.7万个,371.7万特困老年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特困供养老年人兜底保障实现“应养尽养”。 今年起,山东省对37个县(市、区)的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开展免费供养试点工作。

山东省惠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 局长 景乐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根据老年人个人意愿和身体状况,自愿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山东省惠民县幸福家园老年公寓入住老人 许玉春:现在在养老中心里,衣食住行安排得很周到。一有小病小灾一打招呼他们就到跟前了,我觉得很满足。

全面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制度,优化升级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县级层面全覆盖。在省级层面全面建立涵盖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等在内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共惠及近3700万老年人。今年年底前,将建立国家和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把有限的财力用到老年人最关心的领域、用到老年人生活最需要的关键环节,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李邦华: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主要是把老年人最急需的,同时政府又能够可持续保障供给的这些服务的项目,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来,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在这个清单里找到他能享受到对应的政策和服务项目。

民政部:推动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出台

在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困难老年人享受各项经济补贴及服务的基础,下面通过一个评估师了解一下老年人能力评估这项工作。

陈志兵是一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至今已经评估过上千名失能老人,一般会从生活自理情况、感知觉与沟通、认知能力、社会参与度这四个方面,通过仔细询问几十条相关细节,确认老人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经过评估,这名老人的等级属于失能,按照政策他可以申请失能照护险,每月享受30个小时的免费居家上门照护服务。

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可以确定老年人能力状况,为精准发放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等提供依据和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还是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的依据。86岁的金奶奶目前住在南京的一家养老机构,前一阵腰椎骨折,经过评估被评定为半失能,评估师会根据评估结果向养老机构或者家属提出护理建议。

目前民政部已经就《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积极做好修改完善工作,尽快推动发布国家标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