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门出海口沿伶仃洋继续顺流南下,越过深中通道、到达港珠澳大桥所穿越的这片水域就是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片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的水域,栖息着约2500头中华白海豚和几百种海洋生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爱的中华白海豚偶尔会跃出水面,觅食嬉戏。但是因为水域宽广,想要在海上偶遇它们,并不容易,而要拍摄到它们,更需要一点点运气。

“水上大熊猫”频频现身 悠闲惬意

珠江流入南海的入海口是海洋动物生长繁衍栖息的乐园。这个地方,生存着一种被称为“水上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这片水域,也被列为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跟随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管理局的船舶出海,观测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在航道的浮标上,安装一种水下声呐。安装之后,水下声呐能够全天候地自动监测从这片水域游过的中华白海豚,通过这种新科技应用,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监测和保护中华白海豚。


(资料图)

中华白海豚约2500头 种群数量全球最多

根据中华白海豚的习性,它们一般是3到5头一群,在风和日丽的天气,经常会跃出水面,嬉戏觅食,并且喜欢在船舶附近出现,很容易被观察到。据了解,像偏灰色的海豚是处于青年阶段,而体色偏粉红色是已经成年并且年纪较大。据介绍,目前这种海豚在我国的总量约有5700头,其中大约2500头就是在珠江口,是全世界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最多的地区。

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实行最严格保护措施

在这里能够经常看到海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近些年珠江口加强了对它们的保护。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从事可能对中华白海豚造成直接危害和间接影响的活动。在水上施工等用海方面,都是采取最严格的审批制度。近几年,这片水域附近的几个采砂场也关停了。

“环保先行” 珠江口白海豚数量逐年增加

穿越过这片水域的港珠澳大桥在建设之前优化了设计。当时为了减少占用海域的面积,减少对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将桥墩数量从318个缩减到224个,减少了94个。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时在施工期间,施工船舶必须配备一个岗位叫“观豚员”,观豚员需要取得上岗证之后才能够上岗作业。他们会将出海期间有没有遇到白海豚,以及施工期间有没有白海豚,都登记在册,记录在案,如果施工期间发现白海豚,那施工就要暂停。通过这些方式,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中华白海豚“零伤亡”的目标,在保护白海豚方面的支出达到了3.4亿元。

得益于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过去十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是呈增加的趋势。

把生机勃勃的珠江交给世界

其实,不只是白海豚,在珠江口的这片水域,还生活着鱼类154种、浮游植物44种、浮游动物61种、底栖生物58种,以及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珠江的保护,不仅仅是在入海口,珠江沿线的各个城市,从源头加强环境治理,通过江海联动的各种措施,共同保护了这个美丽海湾。可以说,从源头到入海口,中国把一条生机勃勃的珠江交给了世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