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持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以下为全文:

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是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稳外贸、保市场主体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外汇局持续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开放,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持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更好支持市场主体稳健经营。

一、深化外汇市场建设与发展

外汇市场服务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已具备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国际成熟产品体系,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汇兑和汇率避险保值需求。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可交易货币扩大至29种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银行柜台外汇市场的挂牌货币超过40种,基本涵盖我国跨境收支的结算货币,可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产生的基本汇兑和汇率避险需求。截至2021年末,具有即期结售汇和衍生品业务资格的银行分别为515家和124家,服务范围覆盖几乎全国所有地区,可对机构和个人提供人民币对外汇交易,有效满足市场主体的真实合理外汇需求。

二、抓住关键环节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加大外汇政策供给。

2014年,发布《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简政放权,整合各项银行结售汇市场准入,优化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方式。2018年,发布《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允许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实现远期结售汇在市场定价、交割结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市场化。2022年4月,会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支持银行及时响应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汇率避险需求,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能力。2022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丰富外汇市场产品,扩大合作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完善银企服务平台,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银行管理自身汇率风险;会同商务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明确用好外经贸发展相关资金,提供汇率避险公共服务。

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纸媒、广播、银行网点、自媒体等渠道开展汇率避险宣传,发布包括汇率避险案例、外汇衍生品介绍等宣传材料,加大企业走访力度,开展专项培训,持续引导企业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为帮助更多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2022年7月,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详细介绍汇率风险中性内涵、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外汇衍生品工具适用场景、套期保值会计适用等内容,为涉外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综合成本。

为减轻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推出一系列减费让利惠企举措,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指导外汇交易中心免收2022-2023年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预计2022年免收手续费超1100万元,对应约2.3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规模。通过设立保证金资金池、专项担保、政策性保险等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交易成本的地区逐渐增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专项授信、减免保证金和优惠报价等方式,切实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支持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一方面,指导外汇自律机制开展银行风险中性管理评估,引导银行加强人员专业化培训建设,提升分支机构展业能力,有效扩大基层外汇衍生品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优化外汇套保线上交易机制,精准服务企业合理避险需求。支持银行提供更为便利的线上交易服务,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建立并不断拓展银企服务平台系统功能,支持银行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向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汇率避险服务,推动部分地区外汇自律机制搭建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

三、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成效初显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2021年,企业套保比率较2011年上升9.1个百分点至21.7%。初步统计,2022年1-8月,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近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6%,企业套保比率较2021年提高3.8个百分点至25.4%,汇率避险首办户超过2.3万家,中小微企业使用衍生品的比例进一步上升。

下一步,外汇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一是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企业汇率避险服务,提升企业汇率避险服务的主动性和专业水平。二是支持条件具备的地方复制推广减费让利成功模式,合力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三是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宣传和培训,推动“汇率避险知识进企业”,不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为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