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的回报率与商业化一直是摆在创新药企面前的难题。日前,和铂医药宣布结束其特那西普(HBM9036)III 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同时将旗下巴托利单抗(HBM9161)大中华区权益以10亿元卖给石药集团。从2021年中期以来,创新药领域面临募资难、二级市场遇冷等情况。通过暂停部分在研管线,不少创新药企开始调整战线囤粮过冬。

和铂医药研发进展最快的两个核心产品一个被叫停,一个被出售。其中,特那西普(HBM9036)在中国的临床Ⅲ期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公告称,基于观察到的疗效不足趋势,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建议公司根据临床试验方案终止该试验。

另一款产品巴托利单抗(HBM9161)被授权给石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恩必普药业。根据公告,和铂医药将巴托利单抗(HBM9161)在大中华区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权益转让于恩必普药业。根据协议,和铂医药将获得最高总额超10亿元,包括1.5亿元预付款及其他潜在里程碑付款;此外,和铂医药还将根据产品年度净销售额获得分层销售提成。

对于此次与石药集团的合作,和铂医药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双方一直是友好的关系。感谢石药对巴托利单抗的肯定,我们也相信凭借石药的实力,可以帮助最大化巴托利单抗的价值”。

停止与转让间,或为了更多的现金流。2020-2021年,和铂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末期余额分别为2.57亿美元、5630.4万美元,亏损额分别为2.97亿美元、1.38亿美元。根据半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和铂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763万美元,同比增长1149.1%,但净亏损7305.1万美元,亏损同比扩大18.67%。与此同时,和铂医药的研发成本达8360万美元。

和铂医药于2020年12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筹得的所得款项净额为约16.566亿港元,当中的4.804亿港元用作开发巴托利单抗(HBM9161)的资金。和铂医药方面称,鉴于公司订立授权协议将授权产品对外授权,董事会已议决重新分配其拨付开发巴托利单抗(HBM9161)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并更改有关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用途。

根据和铂医药的安排,此次授权收入和巴托利单抗的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将重新分配至开发HBM4003、HBM7008、HBM9378等其他项目,以扩充产品组合。其中,约5000万港元用作开发HBM4003;约2500万港元用作研发HBM7008及其他寻求研究性新药(IND)批准的候选药物的资金。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尤其生物创新原研药的研发过程极其艰难,存在着“三十效应”,即:研发耗时十年以上,投入超过10亿美元,成功率不足1/10。企业希望投入后要有产出、有回报,这个时间周期还不能太长,而药物的研发最终能不能成功还需要打个问号,90%以失败告终。资金投入大、投资风险高、研发周期长,需要研发人才、研发资金、研发空间、软硬件等方面资源保障,对临床效果不佳、市场前景不明、投资实力不足的新药管线,药企往往只能忍痛割爱,要么暂停研发,要么转让出售,可以回笼资金,集中资源于成功率更高的项目上。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遭遇寒潮。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统计,2022年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趋势整体放缓。整体看,2022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同比降低46.7%,环比降低45.9%;IPO事件数同比降低45.5%,环比降低55.2%。二级市场方面,以港股18A企业为例,截至2022年5月,超过90%的生物科技公司股价破发,平均跌幅达42.91%。

通过暂停部分在研管线,不少创新药企开始节流“续命”。今年6月,于2021年10月登陆港交所的创新药企业三叶草生物公告称,为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成功上市,暂停一个肿瘤项目和两个生物类似药项目的继续投入。8月,创新药企云顶新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Everest Medicines II、Everest SG与吉利德全资子公司Immunomedics签订终止及过渡服务协议。云顶新耀将戈沙妥珠单抗在大中华区、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退回给Immunomedics。为此,云顶新耀将获得总额4.55亿美元的收益,其中包括预付款2.8亿美元和未来潜在的里程碑付款1.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7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