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钟南山: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 蔡敏婕 摄

中新网广州12月9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9日通过线上称,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BA.4/5)病死率与流感差不多,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并不可怕。与此同时,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但是这部分仍需要时间考验。

当天,钟南山通过线上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第二十三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作主题为《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演讲。

钟南山首先肯定中国两年来抗疫取得的成就。他说,WHO在2021年5月发布的报告中阐述了全球四种不同国家采取的防控策略及后果,对中国的“强力防控”策略列为最佳选项。此外,来自112个国家的386位专家在11月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共提出57条建议,其中“举国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及应对”“加强重点公共场所管理”“全球采用‘疫苗+’计划”是结束新冠肺炎疫情的优先战略,这实际上从科学角度证明了中国防疫策略的正确性。

新冠病毒的演变速度在奥密克戎株之后明显增加,根据统计RBD位点(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的突变频率,总突变率达到96.4%,中等及高突变频率位点已接近80%,尚未出现突变的比例只有4%,说明再有突变不太多了。

钟南山说,基于各个突变株的R0值(基本传染数)报道,新冠病毒随着时间推移,传播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目前无症状占感染人数比例显著上升,表明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不强。

钟南山称,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他引用的一项纳入56003名新冠患者,包括野生型、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德尔塔感染病例,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长期新冠后遗症。与德尔塔毒株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常见症状(包括味觉/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概率均减少,但喉咙痛比例有所增加。

一项苏格兰大型队列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有症状感染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更高,无症状感染者与后遗症之间无显著相关。与此同时,在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如嗅觉障碍风险下降42%;味觉障碍风险下降39%;听力障碍风险下降40%;焦虑或抑郁风险下降29%。

钟南山称,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BA.4/5)病死率与流感差不多,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并不可怕,因此防控政策的重心要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并落实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