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板看短视频的青少年。(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面对沉迷于看短视频的青少年和孩童,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忧。像一些五六岁的孩童张口闭口“老铁”“老六”“大聪明”“栓Q”等网络用语,当中不少人更是被平台的算法“带”进各类网络游戏和游戏视频的“坑”。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已近饱和,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73%的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其中,“看短视频”已经超越“打游戏”和“听音乐”,排在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类别的首位,使用各类短视频APP的未成年人比例更是高达65.3%。

面对短视频算法的“精准投喂”,家长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资料图片)

网络热词张口就来

短视频“侵袭”孩子话语体系

“老六来了!”近日,在某小学的校内演出中,几个二年级女孩在台下如此喊道。记者了解到,“老六”是近来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指的是“在游戏中游离在团队之外的自由人”或“玩得比较差的玩家”。

“现在的小学生语言交流体系,充斥着明显的短视频印记。”正在台下看节目的7岁女孩可可(化名)的妈妈对记者说。“朋友聚会如果带上孩子,唯一能让他们安静下来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个手机,而如果你批评他们看手机,或者强硬地把手机夺走,孩子往往就会大哭大闹。现在的孩子们之间交流时,像‘年轻人不讲武德’‘老铁’‘大聪明’‘栓Q’等网络用语都是张口就来,想让孩子说出干净、平实的语言越来越难了。”

记者采访发现,沉迷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家长李真(化名)刚上一年级的女儿经常看一些搞笑视频,并且学视频里的博主说话。“现在孩子的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动不动就蹦出几句短视频里的热词,或者唱着网上改得乱七八糟的诗词内容,虽然担心、焦虑,但我的确没那么多时间陪她,只有让她看平板,觉得很惭愧。”

可可妈坦言,即便自己能管住孩子不看平板也无济于事。“因为一个班级里总有人会看这些短视频,然后那些‘简单粗暴’的网络语言就如病毒般传播开。但如今连一些家长都未必抵抗得了平台算法的精准投喂,作为孩子又能有什么分辨能力?我希望孩子看到晚霞时能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这景色666啊!’”

算法“加码”推荐

孩子看短视频、玩游戏“无缝衔接”

家长陈洁(化名)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在家里的确常常让6岁的儿子小伟拿着平板看。“起初我以为他只是在视频网站上看动画片,就没想太多,但慢慢地我经常听到的是一些玩具、游戏类视频博主的声音,内容平庸浅白,网络化、成人化,发音也不标准,甚至还常常有一些发成‘大舌头’的音。”陈洁有点纳闷,孩子是怎么接触上这些视频主播的呢?

对比了该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后陈洁才发现,虽然小伟在非青少年模式中看的主要是动漫内容,但并非只能看到类似于电视儿童频道的动画片内容,而是饱含了动画、动漫元素的各类短视频。比如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奥特曼”,就可以有很多的相关短视频,且随着大数据的演算,一旦发现用户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平台就会在此基础上额外新增一些内容,离最初孩子单纯为了看动画片的方向似乎越来越远。

“渐渐地,还从短视频中看到主播推荐各类游戏,于是孩子沉迷平板又有了新的‘动力’。看视频了解到游戏、玩游戏再结合主播讲解视频……如此循环,孩子自然就成瘾了。”陈洁表示,孩子如今越来越上瘾,已经从最初单纯地看短视频“无缝衔接”到玩网络游戏,进入一个更深的“坑”。

而最近陈洁更惊讶地发现,儿子已经能非常熟练地在短视频节目里发送弹幕。“我有时听到儿子说话,以为他在叫我,结果他却对我发脾气——原来他正在用语音识别功能转换成文字来发送弹幕,而我一说话就影响了系统的语音识别。”

观看暴力、恐怖内容

有青少年出现极端行为

语言的“网络化”,只是短视频对孩子相对浅显的影响之一。而一些不适龄的、暴力、恐怖乃至低俗的短视频内容,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15岁少年小凡(化名)的父母最近被吓得不轻。因为半个月前,他们突然接到了小凡班主任的电话,说小凡在学校开办心理讲座结束后主动跟老师说,他曾经有过自残的行为。得知这一情况,父母赶紧找小凡深谈,才发现这个15岁的孩子手腕上赫然有着多条刚刚愈合的划痕伤疤。“看到孩子竟然有这种自残的行为,我简直崩溃了,立即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小凡妈妈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理事长孙鸿松在帮小凡进行疏导时了解到,小凡在手机上观看短视频,在评论区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网友,但后来在聊天交往中,他被网友推荐了一部描写恐怖游戏的小说,在这部小说的读者粉丝群里,小凡起初是做一些日常在学校的感受分享,渐渐地,群里的粉丝为了吸引人气,发出了如“划手腕”“上天台”之类的照片分享,在小凡和他的群友看来,这些行为可以增加“积分”,从而换取“游戏”里的“道具”。孙鸿松介绍,小凡和他的同学此前已多次相约“上天台”,并一度坐在天台边上,把两条腿都垂了下去。“万一当时他们不小心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手机上这么可怕的内容,竟然离孩子这么近,想想太可怕了!”小凡妈妈说,“小凡很聪明,成绩有两科能在全校排前列,但我和他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因为觉得孩子成绩还不错,就没太关注他的业余爱好,忽视了心灵关爱这一块。”

心理学者:未成年人

网络使用安全应多方关注

“现在沉迷短视频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因为短视频本身短小精悍,能够在创作上抓住不同人的兴趣爱好,并根据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它不仅对未成年人,对成年人也很有吸引力。”孙鸿松表示,由于青少年的认知仍处于较为片面的阶段,还没有完善的世界观,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暴力、低俗元素误导,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模仿行为。

孙鸿松提醒,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安全问题应该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关注。“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在家庭和同伴关系中没有感受到支持或者温暖等,而刷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空缺。”他表示,父母多关心孩子日常的网络使用情况,而不是让青少年独立面对或暂时与家庭隔离开来,更有利于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短视频的问题;同时,短视频因为有及时反馈的特点,而学习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青少年更愿意把注意力投向短视频。“但最关键的还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平时多阅读、少看手机、不刷低俗短视频,引导未成年人选择适合的内容。”

家长:

望丰富分龄内容 细化技术防沉迷

实际上,目前不少视频平台都设有“青少年模式”,记者在某平台上发现,其“青少年模式”可以精选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呈现在首页,且无法开启直播功能,单日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每天22时至次日6时无法使用;而另一家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也有类似的时间和直播限制,且没有充值、打赏功能。然而记者发现,一些未成年人在刷网络短视频时并不会首先打开该模式,而忙碌的家长也没有对此严格管理,有的家长索性就拿平板当“保姆”,协助自己“打发”孩子在家的时间。

据了解,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戒掉”短视频,也曾尝试强行开启“青少年模式”,超过八成的受访家长表示使用过该模式,但近半家长对该模式不太满意。“主要是内容少、枯燥,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

据了解,今年5月11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白皮书(2023)》显示,55%的受访未成年人曾成功破解“青少年模式”,主要通过给自己账号登记成年人身份信息、输入家长密码等方法实现。

短视频平台内容参差不齐,一些内容追求噱头,缺乏深度,对没有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是巨大的挑战,其算法推荐机制也较容易令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现在数字技术这么发达,能不能有更好的手段来规避这些问题呢?”不少受访家长表示,简单的“青少年模式”解决不了问题,应该丰富分龄内容,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同时严格、细化地做好内容的分级和管理,也可以用指纹、面部等生物识别模式更准确地“鉴别”观看者是否是未成年人,让技术和管理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