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支私募基金在2020年-2021年间涨了七倍,会有什么结果?


【资料图】

答案就如同广州的正圆投资那样。

短短时间内,资金近悦远来,规模突破百亿。

但好运并不总是相伴一生。

这家百亿私募的“打榜产品”今年年内净值腰斩,但基金经理一直“三缄其口”,近日终于致信投资者解释原因。

私募基金经理发布道歉信本属罕见,私募实控人也亲自出面“认错”更是稀有之举。

“神迹”基金净值腰斩

过去三年,一只名为“正圆小伙伴”的私募产品踏准行情,在私募圈“闷声大发财”,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取得243%、135%年度收益。

这只产品管理人是正圆投资,这是一家位于广州市的私募机构,目前管理规模超百亿元。

2021年是这家机构的规模爆发之年,由于净值增幅显著,投资者慕名申购。之后,正圆投资规模如“滚雪球”般增长,很快晋升为百亿股票私募机构。

据悉,“正圆小伙伴”的基金经理是戴旅京,产品投资人在2021年之前均为戴的家人和朋友为主,2021年之后开始接受大量外部零售投资者申购。

但产品持有人结构和规模变化后,戴旅京的业绩在2022年大幅滑坡。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正圆小伙伴”年内净值跌幅高达52%。如上图显示:自今年一季度开始,净值曲线一路下跌,反弹乏力。

姗姗来迟 “道歉信”

今年多家百亿管理人的私募产品回撤显著,均通过路演或沟通信进行解释,之后流传出来后被理解为道歉信。

实际上,基金经理撰写的沟通信中,向持有直接道歉的情况十分罕见。

今年8月,正圆投资的戴旅京撰写了一封“名副其实”的道歉信。

他如此写道:“这是一封迟来的道歉信,我原本计划在净值修复后再与大家沟通,没想到至今未能如愿。对于投资人现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并感同身受。”

这位基金经理还透露:他和家人的大部分积蓄都在他管理的产品中,并且认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预警和止损的产品,损失惨重。

第三方平台调研资料显示:戴旅京2009年入行,曾在多家私募机构任职,擅长挖掘具备稳定成长机会的行业机会,并抓住了此前新能源赛道的爆发行情。

快速募资的“烦恼”

戴旅京在这封道歉信中对业绩失灵进行“溯源”,直指规模因素。

他反思称:2021年之后,所管理的产品规模快速扩张,与其过往的集中持股、灵活交易的风格暂不适应。管理不够灵活圆融,没有充分考虑到短期价格与长期价值的偏离度。

换言之,产品超常业绩被市场知晓后,大量投资者买入戴旅京的产品,但这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与管理规模出现“不适应性”。

此外,戴旅京也反思了组合管理的“技术失误”。

“对于短期宏观环境的剧烈变化认识不够深刻,这份不足导致我并未基于短期因素的变化为投资组合采取快速保护措施,组合结构和仓位调整不迅速、不及时。同时,2022年黑天鹅事件频发,持有板块受影响较大,放大了我自下而上投资策略的不足。”

可以看出,这家百亿私募的风控理念亦是产品回撤显著、持有体验不佳的诱因之一。

实控人出场“二次道歉”

正圆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廖茂林也在本月向持有人致信。

他写道:“尤其是基金经理戴旅京管理的产品净值今年以来回撤较大,给信任正圆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管理人,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值得一提的是:正圆投资采取平台化运作,旗下总计有三位基金经理,均单独管理产品。

实控人廖茂林在信中极力安抚持有人:“虽然我们的道歉对于投资人的损失而言于事无补,但我们还是想和各位投资人诚恳地说声对不起……对于戴旅京产品净值的较大回撤我们也痛定思痛,深刻反省。”

这位实控人也强调规模扩张引发的问题。

他在信中反思:基金经理戴旅京的产品在2019-2021年的优秀业绩,吸引了众多投资人踊跃申购,产品规模快速扩张,给他的投资策略带来了短暂的不适,在学习并适应的过程中,又恰逢极端的市场环境,没能稳住产品净值,导致较多客户遭受损失。

推出应对方案

正圆投资的实控人对产品腰斩问题,给出以下应对方案:

第一,合理评估策略容量,理性控制基金经理规模扩张节奏。

第二,暂停基金经理戴旅京新产品的发行与新客户申购。

第三,意识到正圆在投后服务方面的缺位,未来增强客户服务意识。

第四,今年以来跟投戴旅京产品的2050万元在其所管产品净值创新高之前不赎回。

新晋机构需要更多观察历练

正圆投资作为新晋百亿私募,爆红后次年发生重大回撤,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所谓的“冠军魔咒”在业内不时应验。

这家百亿机构在今年8月发布道歉信,可谓“迟到”。

可以看出,关键问题并非净值回撤,而是一家管理人快速吸纳外部投资者资金后,业绩压力下并未与代销渠道、持有人沟通。

最终“拖”到了此时,管理人才亲自出面应对。

这或许反映了这个行业常见的思维误区:

一、对历史业绩高度自信,对产品规模控制意识缺失。

但强大的业绩效应往往导致规模快速扩张,但投资策略的资金容量往往开始“面临考验”,最终在某一刻,市场风格或热点切换时净值防线“不堪一击”。

二、在投资者情绪高涨之时募资,后续沟通人力和机制不够到位。

规模扩张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团队往往“落后”,市场段的成熟投资者沟通人员更加缺乏。后者的缺失往往在策略失灵、业绩挫折时暴露,造成资产受托者的信任度下滑。

三、规模意识在机构业务中话语权过大,忽视策略容量、投资经理风格都问题。

无论是代销端和管理人,往往面对中短期业绩爆红时,都容易失去定力,主动被动的未对策略容量、持有人服务等关键环节详细评估,造成售后压力巨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