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角羚(又称羚牛)是我国秦岭四宝之一,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特殊的“六不像”外形和濒危状况而知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秦岭山系。长期以来,科学界根据地理分布和形态差异对该物种及种下单元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近日,中国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颠覆了对扭角羚的传统分类认知。
传统观点认为,扭角羚只有1个物种,其下可分为秦岭亚种、四川亚种、高黎贡亚种和不丹亚种。或者,根据形态差异将扭角羚由4个亚种提升为3个或4个独立物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团队利用多种测序策略,构建了扭角羚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并对覆盖现生扭角羚所有亚种的75份皮张或组织样品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地球上现有扭角羚应划分为2个独立物种:喜马拉雅扭角羚与中华扭角羚。该研究成果于5月23日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在线发表。
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扭角羚与中华扭角羚地理分界线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域。喜马拉雅扭角羚毛色偏深(黑色或棕黑色),体型较小;中华扭角羚毛色偏浅(白色、金黄色或棕灰色),体型较大。进一步遗传证据支持喜马拉雅扭角羚包括高黎贡亚种和不丹亚种,其地理分界线为雅鲁藏布江;中华扭角羚包括秦岭亚种和四川亚种,其地理分界线是嘉陵江,而不是白龙江。
该研究还对扭角羚各个物种及其亚种的遗传演化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喜马拉雅扭角羚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高于中华扭角羚。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生杨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相比其他3个亚种,中华扭角羚秦岭亚种的基因组多样性最低,而遗传连锁不平衡水平、近交水平、有害变异占比最高,说明秦岭亚种应得到优先的遗传管理与保护。“就喜马拉雅扭角羚而言,不丹亚种基因组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和有害变异占比较高,应得到优先保护。”他说。
物种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对珍稀濒危物种而言,不正确的物种界定将导致不合理的保护措施,进而影响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成效。中科院院士魏辅文表示,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厘清了扭角羚属物种和亚种分类争议,揭示了其物种演化历史、遗传演化潜力及其适应性演化的潜在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扭角羚属物种及其亚种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为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区域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认识。(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