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雷士德医学院旧址(资料图)

修缮后效果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6月9日),位于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的雷士德医学院修缮前的最后一次对公众开放。记者从静安区了解到,结合历史建筑的文化底蕴,面向高端国际医疗和国际医学学术交流的空间需求,修缮后的雷士德医学院将筹建和睦家静安院区,将于明年上半年修缮完成,打造南京西路地区的医疗服务新标杆。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Lester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设计于1930年,竣工于1933年。院内设立生理学分部、病理学分部临床研究与实验手术分部等医学专业部门,是近代上海著名的医学研究机构,1957年改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雷士德医学院的历史是近现代中国医学医药科研进程中值得铭记的一部分。1994年雷士德医学院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

雷士德先生捐赠成

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年2月26日出生于英国南安普顿,在伦敦接受了建筑师和土地测量师的职业教育,于1863年前后来到上海 ,成为最早进入上海的外国建筑师之一。1870年,雷士德成立英商德和洋行(Lester,H.,Architect and Contractor),为上海留下了先施公司大楼、字林西报大楼、日清大楼、普益大楼、台湾银行大楼(现招商银行)等建筑遗产,是20世纪初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

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在上海逝世。在遗嘱中,他将自己的巨额资产全部用于在上海兴办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接受捐赠的单位和组织相当多,包括:为圣三一教堂重建附属学校捐赠;赠予华人医院一大笔资金;现金赠予现有慈善团体;剩余资产建立雷士德基金,由基金会主持设立雷士德奖学金,在上海建立雷士德医药研究院和雷士德工程研究院,并建立能容纳300人以上的雷士德学校等等。

依照雷士德先生的遗嘱,位于北京西路的雷士德医学院于1932年建成,是一幢现代派风格的方形体量建筑,局部细节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Art-deco)特征。院内设立生理学分部、病理学分部临床研究与实验手术分部等医学专业部门,先后在此从事科研工作的有国内外著名生理学家伊伯恩(B.E.Read)、蔡翘、沈霁春,病毒学家汤飞凡等,是近代上海著名的医学研究机构。

外立面修缮

雷士德医学院建筑整体以现代派风格为主,局部细节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Art-deco)特征。建筑主立面呈中轴对称形式,强调中心主入口处的体量。立面造型简洁,窗间墙处理成简化的三层贯通的多立克巨柱,与黑色钢窗和窗套共同形成竖向线条的秩序,局部构件作了几何化的装饰线脚处理。

据了解,为恢复建筑外立面的历史风貌,本次修缮将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材质污染损坏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工艺进行处理,在尽量保留原始痕迹与沧桑感的同时,达到外立面的整体和谐。对外立面钢门窗统一予以除锈、校正处理,无法继续使用或缺失的,均按照原门窗形式重新定制予以替换。

通过历史照片可知,原建筑主入口两侧立有一对铜灯柱,中间为卷涡形纹样,是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目前灯柱已不存,本次项目拟依据历史照片,复原入口灯柱,完整恢复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

室内重点保护部位修缮

雷士德医学院内部的门厅、东侧礼堂、阶梯教室、西侧图书馆、两侧楼梯间等重点保护空间,仍保留了部分历史原物,未来这些精美的历史空间将承载展示、接待、交流等核心功能。

本次修缮依据历史照片和现存原物,对重点保护空间的室内原有格局和细节完整保留;恢复了东侧原图书馆的原有格局;对门厅的天花藻井、两侧大空间的柱头装饰、两侧走道木护壁,木门窗等历史原物均进行了保护修缮;并依据历史照片恢复原门厅水磨石地面和图案样式。

雷士德医学院的其他空间,虽然不是重点保护部位,也都体现了该建筑的室内风格特点,尤其是各层U字型的贯通走道,是该历史建筑空间格局的重要体现。现状二、三走道已被两侧房间占据,吊顶较低,空间感受颇为逼仄,本次修缮恢复了原有走道尺度,恢复了历史建筑装饰简洁,空间宽敞的特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