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峰过去几个月后,一些网友近期在社交媒体反映自己和家人“二阳”了,相关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人们普遍关注是否会有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的到来以及应该如何加强预防。多名专家近日表示,随着国内已感染人群体内的抗体下降,二次感染的风险确实正在增加,但预计不会出现高峰。专家也强调,接种疫苗仍是保护脆弱人群最有效的方法。

“距离首阳三个多月又阳了”,一些网友近期晒出自己检测呈阳性的新冠抗原试剂盒。在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的当下,人员大量流动是否会引发疫情反弹以及新一波感染高峰,成为公众格外关心的话题。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一场论坛上也提及二次感染的情况。据他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张文宏表示,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随着人们感染后的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但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可能会呈现一个较缓的波峰。

近期新冠病毒值得关注的另一动向是以XBB.1.16为代表的新变异株的出现。中国疾控中心22日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显示,本月14日至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3299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7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4.3%)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3.0%)等。在中疾控上一次公布的数据中,我国已首次监测到XBB.1.16毒株。这一被称为“大角星”的变异株是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有研究显示,其传播力略高于此前流行的XBB.1和XBB.1.5变异株。

不过,中国国家疾控局近期表示,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霍夫此前也提到,尚未观察到XBB.1.16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但依然需要保持警惕。

北京一名免疫学专家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XBB.1.16目前对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情况的影响仍较小,也还没有明确证据显示该毒株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已感染人群体内的中和抗体依然有保护效力。相比之下,更应该关注如何保护好尚未感染的脆弱人群。

这名专家认为,在保持佩戴口罩等良好习惯的同时,接种疫苗尤其是序贯接种仍然是最有效的办法。张文宏也表示,建议脆弱人群在阳过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推荐接种二价疫苗,但接种单价疫苗也可以。(记者赵觉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