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您好,请扫码点餐!”“请扫描桌面二维码,通过小程序点餐。”这是如今消费者进入餐馆坐定后,经常会听到的“开场白”,有的餐厅还需要先关注餐馆的公众号才能点餐。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面对每一个需要我们个人信息的使用场景都要保持谨慎,在日常消费中要做到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5月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对“扫码强制关注使用”现象的劝喻,明确提出,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通过扫码关注公众号、使用小程序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涉嫌违反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

餐馆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点餐人工服务。周学津 摄

5月9日至10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走访多家餐馆发现,绝大多数餐馆会建议“扫码点餐”,手机扫码可以直接跳转到点餐界面。有的餐馆则需要关注公众号后才可以正常点餐,个别餐馆的小程序则会要求获取手机号和地理位置,只有同意对应权限后方可正常点餐。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实地走访的多家餐馆来说,如果提出“希望人工点餐”的要求,餐馆都会应允。

“吃个饭而已,为什么还要获取我的手机号、微信昵称和头像信息?”“不关注公众号为什么不能点餐?”“保险和地产公司怎么会知道我的电话号码,是不是通过各类扫码服务泄露的?”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发表了对于扫码服务产生信息泄露的担忧。

何延哲指出,餐馆出于用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考量会选择“扫码点餐”,科学的信息化运作方式有助于在成本控制、用户体验、工作效率之间做好平衡。

“‘扫码点餐’具有基础功能和扩展功能,基础功能就是纯粹的点餐服务,扩展服务根据不同的情况会包括会员注册、顾客引流等,这其中可能涉及用户信息的获取,经营者不能把两个功能捆绑在一起,不做区分。”何延哲说。

“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更关键的是,用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面对每一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场景都要保持谨慎的心态,要拒绝提供和商品、服务无关联的信息,特别关注长期的授权权限等,当不再使用服务时可以采用注销等方式删除个人信息。”何延哲提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