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轻雨可薇

近日,上海某石库门的弄堂里,一名网红博主拿着录像设备打算去当地居民家里“蹭顿饭吃”,结果却四处“碰壁”,此视频一经发出便引发网友热议,尤其是“当地居民过于冷漠”“网红博主缺乏基本的边界感”两种观点激烈交锋。近段时间,这一类“蹭顿饭吃”的视频屡见不鲜,有成功蹭到饭吃的,也有被拒绝的,全程都被拍摄下来并发布到网上,这些自媒体几乎都打着“传播正能量,探索人性”的旗号。但笔者认为,这一类“上陌生人家吃饭”视频,感受烟火气是幌子,赚取眼球和流量才是真实目的。这样做,实在欠妥。

首先,打着道德的旗帜,认为拒绝陌生人上门吃饭即是冷漠,迫使受访者接受“蹭饭”要求,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法律人耳熟能详的谚语,道出了个人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为保障公民住宅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明文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任何个人、组织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无论是接受还是拒绝陌生人上门吃饭,都是公民正当行使自身住宅权的体现,合理合法。

其次,“上陌生人家吃饭”,需要深入到受访者家中拍摄,除了拍摄其所在小区、家中环境,其家庭成员也可能曝光,这就有可能造成对当事人肖像权和隐私权的侵犯。比如,在上述网红博主的“蹭饭”系列视频中,受访对象大都为住在大城市偏僻地方的老年人,且不说视频的发布是否经过当事人的同意,仅仅是“老人的声音和容貌都未经处理”就很欠妥当。一些朴素好客的老人面对镜头,将家中情况和盘托出。视频一经发布,他们的善良有可能被心怀不轨者利用。

此前,国内某综艺节目拍摄了“明星上素人家里蹭饭”,节目播出后,观众却看到了一些明星颐指气使、傲慢无礼、不尊重他人的一面。国内“蹭饭”类综艺节目屡遭批判,究其根本,是其被流量逻辑裹挟,只效仿国外爆火综艺节目的形式,却忽视了其背后的精神内核与观众引发的共鸣。

“蹭饭”综艺节目在日韩爆火的原因,在于借一顿晚饭的时间,展现普通家庭的千姿百态,于闲扯中挖掘故事,展示社会中的家庭群像;从“蹭饭”走入人心,在烟火气中感受普通家庭的酸甜苦辣。陌生家庭的故事小而微,在朴素中触动心弦,引发观众的共鸣。然而,国内一些综艺节目和一些自媒体却受到追求“爆点”、制造冲突等流量逻辑的影响,偏离了原有的初心。

“上陌生人家吃饭”在具体实践中,不仅要考虑到合法性,还要拿捏适当的边界和分寸感。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全民流量时代,真正的热度在于触及大众心声、引发大众共鸣。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