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正快速跟进类ChatGPT技术。

2月8日晚间,市场上传出阿里巴巴一名技术专家的爆料,称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目前已开放给公司内员工测试。从曝光截图来看,阿里巴巴可能将AI大模型技术与钉钉生产力工具结合。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美股盘前短线拉升,一度涨超4%,但开盘后高开低走,截至发稿跌近1%。


(资料图片)

观察者网就此事联系阿里方面,对方表示:确实在研发中,目前处于内测阶段。

市场上同时有消息显示,曾有钉钉用户尝试在钉钉机器人中接入OpenAI开发的ChatGPT,测试后发现钉钉机器人不仅可以接入ChatGPT,开放的API接口还可以接入更多机器人,甚至是用户自己开发的机器人。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阿里内部研发的聊天机器人与钉钉将以怎样的方式结合,而且该款产品的命名似乎还没有最终确定。

阿里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提供的测试图片

阿里并不是首个跟进类ChatGPT技术的中国公司。

同样在2月8日晚间,百度CEO李彦宏2023年一季度OKR关键任务被曝光,内容为“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此前一天,百度正式对外确认将发布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ERNIE Bot)。

据接近百度的人士透露,此次“文心一言”落地,首站将直接接入百度搜索,目前“文心一言”的相关功能已陆续在百度搜索内上线或内测,包括多答案回复、智能生成等。

百度港股在昨天(2月7日)大涨15%后,今天跌超3%,百度美股截至发稿跌近5%。

在阿里确认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后,BAT中只有腾讯尚未披露相关项目。

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观察者网,腾讯内部的研究院已推出AIGC(AI生成内容)报告,业务侧也在跟进,但按腾讯的风格,对外官宣还是要等业务侧有落地的东西出来。

从市场信息来看,腾讯确实也拥有一些ChatGPT相关技术储备,例如AI大模型、机器学习算法以及NLP(自然语言处理)等。在业务进展上,腾讯混元AI大模型团队已推出万亿级别中文NLP预训练模型HunYuan-NLP-1T,该模型已落地于腾讯广告、搜索、对话等内部产品。

众所周知,自2022年底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持续成为市场焦点,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生成式AI等技术也被达摩院列为2023年十大科技趋势。

达摩院在报告中指出,基于多模态的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文音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生产式AI进入应用爆发期,将极大推动数字内容生产与创造。

随着AIGC概念火热,除了BAT外,网易、三六零、科大讯飞等公司都或多或少透露了相关研发信息。

例如,科大讯飞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ChatGPT主要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属于认知智能领域的应用之一,科大讯飞在该方向技术和应用具备长期积累。

科大讯飞还提到,该公司于2022年12月份进一步启动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任务攻关,科大讯飞AI学习机将成为该项技术率先落地的产品,于今年5月进行发布。

观察者网注意到,科大讯飞股价自1月中旬以来已反弹40%,但较2021年的历史高点仍有30%的跌幅。

2月7日,数字安全公司三六零透露,该公司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试用)版产品。与此同时,网易有道AI技术团队也被传出已投入到ChatGPT同源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地研发中。

在连续两天涨停后,三六零披露股价异动公告,称该公司的类ChatGPT技术的各项指标只能达到略强于GPT-2的水平,与当前的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该公司何时推出基于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及其实际效果如何,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披露相关信息,普通投资者很难分辨出哪些公司是有“真材实料”,哪些是在蹭热点炒作股价。不可否认,ChatGPT是AI深度学习领域的惊艳一笔,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高超对话水平,让大家看到了AI应用的无限潜力。但从投融资角度来看,对于超出一般人认知范畴的新科技、新趋势,更应疏理好兴奋的情绪并理性冷静地看待。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AIGC只能基于现有信息形成综合,就像自动驾驶一样,只有在单纯的测试环境下,才能让AI独立上岗;其次,相关概念股的“含AI量”也存在较大水分,有部分公司是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从模型的规模到效果,距离商业化还有很大探索空间,更有部分公司仅是参股子公司掌握了少量相关算法技术,依旧被划入“概念股”范畴。

2月8日,有证券行业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称,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新技术的突破固然值得欣喜,但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尤其是概念股股价狂飙之下,切莫盲目“上头”跟风。

不止证券媒体在发声,监管机构也在行动。2月8日,ChatGPT热门股海天瑞声、云从科技均因有关事项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此前一天汉王科技收关注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