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据CDC披露的信息,国内新增XBB1.5变异毒株,预计整体影响有限。XBB毒株于2022年8月首次在印度被发现,目前已经传播到70多个国家,并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主要流行株。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其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从蛋白结构上看,该毒株拥有F486P突变,可能大幅度提高免疫逃逸能力。从Cell等顶刊公布的体外数据看,mRNA疫苗及单抗对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降低,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仍然有效。此外,研究显示,人群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但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仍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美国的数据也显示,毒株致病性并未出现显著增加,症状也与之前的毒株非常接近。总体看,我们预计影响有限。

复苏仍是大势所趋,本周我们聚焦药店行业。2023年2月15日,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提出了规范性指导意见,我们认为,本次通知是对2020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进一步补充,推进速度超预期。同时门诊统筹资质的放开将加速处方外流进程,为药品零售行业带来增量客流及增量市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药店龙头企业老店同店增长持续恢复,新店盈亏平衡周期明显缩短,叠加行业资产价格水平趋于合理、并购整合提速及再融资等外延利好因素,2023年药店板块有望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维持年度策略对23年的行业展望:穿越寒冬,静待花开。从医疗终端看,我们认为诊疗量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23年Q2开始,医疗体系逐渐适应疫后新常态、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预计医疗终端诊疗量将有较好恢复。从零售终端看,防疫政策优化后的客流恢复、新冠流感化背景下的自我诊疗需求及前期负面因素的弱化,将推动行业23年收获较好的增长。

港股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整体跑输大盘,医药流通及中药表现较好。本周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31%,恒生指数下跌2.22%,恒生医疗保健整体跑输大盘2.09%。2023年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整体跑输大盘7.39%。子行业方面,本周医药流通 (+7.87%)、中药 (+3.59%)子行业表现较好。

A股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整体跑赢大盘,医药零售及中药表现较好。本周医药指数下跌0.07%,万得全A指数下跌1.70%,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1.62%。2023年以来,医药指数整体跑输大盘2.04%。子行业方面,本周医药零售(+7.15%)、中药(+5.09%)子行业表现较好。

复苏的生命力:平衡“短期弹性”与“恢复程度”。①医疗服务:消费医疗短期弹性更大,刚需服务恢复程度更好,长期看好通策医疗、爱尔眼科、海吉亚医疗及固生堂等差异化定位的专科连锁;②处方药:看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的估值修复机会,关注手术相关的麻醉类药物复苏机会(人福医药、恩华药业);③眼科器械代表性公司爱博医疗等,创新器械公司微创医疗等;④医美:看好细分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及巨子生物;⑤ CXO行业:行业景气度有望触底回升,看好行业龙头及CGT龙头的估值修复机会;⑥生物制品:看好疫苗及血制品的供给端和非新冠需求修复。

后疫情时代,不可忽视的自我诊疗价值。防疫政策优化后,自我诊疗的价值凸显,我们仍然提示大家予以重视,其强劲需求持续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更长。我们看好药店板块及感冒呼吸品类的强势品牌公司。

其他看好方向

中医药产业链:中医医疗(固生堂)、中药消费品(华润三九、同仁堂、太极集团等)、创新中药(以岭药业、康缘药业等);

医疗新基建: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健麾信息、艾隆科技等;

关注集采政策接近出清的公司:乐普医疗、爱康医疗、惠泰医疗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反复;药械招采政策严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强于预期、创新药及器械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变化难以判断。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防控政策可能随着疫情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此外,也需要考虑防疫对于线上和线下四类药品的限售政策变化。行业政策风险:因为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和器械在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入组进度不确定、疗效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数据不确定等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过程中存在资料补充、审批流程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审批周期延长等风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